【004】【创始人说】从五金小厂到超滤净水器头部,一路汗水和梦想(下)
当工厂情况略有好转,稍稍松一口气的时候,2011年春节的前一天,爸爸突遭交通事故,让我彻底醒悟,家人衣食无忧,和睦康宁,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。那天下午,我爸过马路时被小车撞了,送到医院时已全身瘫痪,当即就接到了病危通知书。年三十晚我回家拿生活用品,妈问我眼睛怎么红红的,我说风吹的,我老婆知道我哭了,看到家里满桌子的菜,谁也没动筷,一点都没吃,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......
我爸住院治疗了近2个月,工厂的事务全部都是袁总在处理,我爸恢复的也很好,出院时只是双手麻木,医疗鉴定说评不上什么级,因为老人都会手麻。所以没有任何赔偿,保险公司只付了在医院的相关费用,我没纠结。
可能是因为我爸这次出事故的原因,无论怎么劝我妈,她就是要回老家。在老家同学的帮助下,我借钱建了一栋房子给父母住,2012年底,父母回到老了家。从那时起,就坚持每个周末回乡下两天陪伴父母,我觉得该做的就要努力去做。
同在2011年,我们有个做管道超滤的客户说要卖厂,我们随即决定将他的厂买过来。虽然当时也是没钱,也不知哪里来的信心和魄力,说干就干。当袁总到他那里时,他的厂已经卖给别人了。厂子卖了,就要人,我们做了半年的思想工作才把那老板给叫过来一起合伙。从那时起,我们做起了管道超滤的整体外壳,袁总一路都是搞技术的,把纯手工焊接改成自动焊接,冲压方式也做了重大改变,甚至有些设备都是我们自己定制的。
那时我们的竞争优势很大,订单量暴增,对行业冲击极大。这种创新精神我们一路延续至今,“创新为魂”也写进了公司价值观。我们的生产技术,完全颠覆了净水器外壳的制造工艺,成为行业模仿的对象,从此我们就一路被模仿,包括经营模式、公司文化等。
随着客户需求的延伸,我们增加了新的厂房,上了一条新的组装线,生产整套的超滤管道。却发现超滤膜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极不稳定,就痛下决心,再上一条超滤膜生产线。随即我们就入股了一家效益不太好的超滤膜厂,委派宋总代表公司去管理,我的要求只有一个:不计成本,确保质量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膜厂的质量提升让我惊讶,膜丝的稳定性、及性能指标超过了所有供应商。真没想到,老天让我遇到的都是贵人,冥冥中早已安排。
超滤行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惨烈,我始终坚持一条,品质必须做到行业的top1%,这是底线。诚荣有今天,就是因为有质量的保驾护航。一路走来,行业内盛传,说我们的“管理费太高,太浪费钱,坚持不了多久”。可事实证明,只要正心正念,做好产品,做好质量,服务好客户,一定能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。现在已有多个国内外一线品牌在诚荣代工生产,并与深圳大学合作膜的研发。
超滤膜最难克服的是衰减,有个一线品牌对我们提出要求,过滤200吨水后衰减不能超30%--40%,我们给出的结果是7%--15%。客户不敢想信,自己也测试了一遍,得到同样的数据结果。问我们是怎么做到的?
我们一直保持着超滤膜的研发,并引进高端人才,原料配方已有无数次的优化、迭代,业内基本没有人愿意干。现在的诚荣超滤膜对比国内竞品,韧性大40%、流量大40%,且没有异味。2023年成功研发出能去除余氯的超滤膜,这在全球应该没有第二个工厂能做到。
随着工厂的发展,在家用净水设备的基础上,增加了工程水处理设备的车间。这样,从设计、制作到成套不外包,在看不见的细节上,绝不做小动作,决不糊弄,真正做到以诚为荣!在超滤自来水厂设备上,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并已形成成熟的、独特的、没有第二家可比的解决方案。
诚荣管理团队平均在厂8年,员工80%达6年以上,不少超过10年。在管道超滤业界,对比产品品质、全供应链、管理体系建设,已进超滤膜及超滤净水成套设备前三甲之列,是拥有研发与生产、模具与五金、净水成套设备的全产业链工厂,拥有3项发明专利,8项软件著作权,53项新型技术专利,25项外观专利。每年投入300多万研发经费,提升工艺技术、结构外形、产品性能等,业界有几家是这样干的?应该没有。
创业10多年,虽说是机缘巧合进入超滤行业,但越坚持越觉得,人一辈子要坚持干好一件事情真不容易,要顶得住诱惑也要耐得住寂寞,在迷茫和焦虑的时候,我会坚定地认为,只要认认真真,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,该来的会来,该有的会有,全力以赴过后,一切顺其自然。
诚荣超滤,试过很难抗拒
诚荣超滤,用过的都服气
诚荣超滤,客户从没顾虑